图为瓦文沙(左)与教皇保罗二世/1981年
【新世纪特稿2010年7月27日】米奇尼克说:“我们仅仅拥有一个波兰,我们必须学会生活在一起。”他用一个比喻表述“必须生活在一起”的道理:“我们同在 一张木排上漂流,我们也许都会沉 没。”对于工人的罢工活动,他明确表示,目的“不是要推翻现政权”,“从来没有想要排除共产党的权力”。他不愿看到激烈的抗争“导致国家机构分崩离析”, 认为需要“把社会调和制度化”。(《通往公民社会》第10、11、14页)这就是他的关于社会和解的基本理念,简言之就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大家生活在同 一个共同体内,避免社会的分裂。
为了维持矛盾重重的社会存在,米奇尼克还提出寻找矛盾双方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地带,以求得合作的基础。这样的努力是不难得到满足的,因为任何矛盾既有相互排斥 的一面,又有彼此同一的一面,否则矛盾的统一体也就不复存在。共同语言和共同地带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表现。但是,找到共同语言和共同地带,充其量只能暂时 缓解工人与政府间的相互排斥性,在“不是要推翻现政权”、“从来没有想要排除共产党的权力”的前提下,矛盾的彻底解决是不可能的。米奇尼克在北京座谈会上 爽直地提出“在循序渐进建构民主的反对派,应该是当权者的合作者”(米奇尼克:《从波兰转型看中国》),这种没有任何前提、没有任何限制的“合作”,就是 把矛盾的同一性固定下来,而把矛盾的排斥性延缓下去,使矛盾的解决推至遥远的未来。
米奇尼克称,他参加工人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否定共产主义专制”(《崔卫平访问亚当・米奇尼克》),就是说,他宣告将致力于推动波兰社会的转型,从专制走向民 主。而实际上,他的注意力却沉淀于权贵集团和社会底层都应该“学会生活在一起”,民主派要做“当权者的合作者”,“把社会调和制度化”。这些努力如何与最 终目标“否定共产主义专制”协调一致呢?米奇尼克的构思是:“以革命来推翻党的专制以及有组织地来追求这个目标是不现实的和危险的。只要苏联的政治结构不 改变,指望在波兰颠覆这个党是不现实的。”在有组织的工人运动被暴力镇压而不能公开活动时,“地下存在仅仅会使得情况更加恶化和无从改变”,工人运动的地 下活动的可能性也被否定。他认为,只能从“对于政府逐步加强的公众压力”方面求得“拓展公民自由和人权而开展的演进”,“新演进的目标是逐步的和缓慢的改 进”(《走向公民社会》第44、45页),认为这是在强大压力下的必然选择。纵观米奇尼克参与工人运动的全部活动,他的业绩主要表现在“逐步的和缓慢的改 进”方面。
应该看到,米奇尼克关于波兰社会转型的构思存在着严重缺陷。他没有对国内基本矛盾与国际基本矛盾分别作出专项分析,而是笼统地和片面地夸大国际基本矛盾的不利因素,缩小国内基本矛盾的有利因素,似乎反专制的民主诉求基本上处于不能大有作为的境地,这样的结论与波兰社会转型的实际是不相符合的。
从波兰国内情况看,1300万工人占当时全国人口3400万的1/3以上,这是一只庞大的阶级队伍。工人敢打敢冲,不受“非暴力”的束缚,砸毁监狱,冲击政 府。1970年底,沿海数市工人联合罢工,什切青罢工委员会还一度接管该市政权。工人在斗争中不断积累保护自身利益的经验,表达不满的智慧渐趋成熟,到 1980年格但斯克造船厂掀起罢工风潮时,已不取上街示威、焚烧警车、与坦克搏斗的罢工形式,改为占领性罢工,即关闭厂门,只在厂内停止生产,以文件形式 向社会申诉自己的要求,为维持社会秩序正常需要,还规定水电、交通等不能停止运行。其他企业因此纷纷效仿,并与格但斯克造船厂联合起来成立厂际罢工委员 会,选举因罢工而被开除公职的电工瓦文萨为主席。团结工会由此而诞生。1956年波兹南的罢工者仅仅是1.6万人,1980年团结工会聚集的罢工者则从 20万到600万再到950万,这表示全国工人的80%参加到罢工行列,工人阶级的力量得到充分显示。工人罢工都是因物价飞涨、工资冻结引起,最初提出的 都是经济要求,后来才增加了社会要求和政治要求,表明工人的视野在扩大。此次厂际罢委会向政府提出的,除了提高职工基本工资、保证工资随物价上涨而相应提 高等经济要求外,还提出:承认自由工会的存在;保障罢工权利和罢工者及罢工支持者不受惩办;保障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允许各种信仰的代表使用群众性传播工 具;释放一切政治犯,停止因政见问题而实行迫害,恢复因1970年和1976年罢工而被解雇的人员、因政见不同而被开除的学生的权利等社会要求与政治要 求。以这些要求为基础,厂际罢委会与政府副总理雅盖尔斯基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政府终于承认独立工会的合法性,并答应释放所有在押政治犯。波党的这两项退让 意味着在共产体制中反对派可以公开活动,否定以政治异见为理由扣押和震慑活动人士的正当性,共产党的全能统治权由此而受到削弱。这个突破是950万工人罢 工赢得的胜利。不过,要看到,这一突破取得的成果是不牢固的,波党对分出去的权力必然要伺机夺回,团结工会对争到的权力必然不容失去,双方的决斗不可避 免。1981年11月波党六中全会决议:“有必要授予政府一切必要的权力,以便有效地制止破坏国家及其经济,威胁国家和社会治安的破坏行动。”这显然是针 对团结工会的罢工活动而言。12月3日团结工会举行主席团会议,瓦文萨表示,不会在这场对抗中退缩。会议决定12月17日举行全国总罢工。波党的王牌是 30万军队和10万警察,团结工会的王牌是1300万工人。暴力镇压是非理性的和失民心的,罢工抗争则是理性选择和得民心的。相互比较,力量的天平向团结 工会方面倾斜。而且,设若1000万工人停产,任何统治者也难以承受大面积经济损失引起的社会动荡。团结工会方面针对波党治政无方的弱点继续加强攻势。 12月12日团结工会主席团会议作出重要决定:建议由共产党、天主教会、团结工会组成全国联合战线,在全国大选前临时掌权。这个建议实际上是向共产党的全 能统治进一步、大跨度地分权。他们向当局提出,就“是否信任共产党政府”、“是否希望成立一个临时政府”进行公民表决。如当局拒绝,团结工会将于1982 年1月15日单独组织公民投票。这是团结工会以必胜的信念向波党提出的无畏挑战,是团结工会以不容质疑的姿态向波党发出的最后通牒!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是 此时波党上下一致的心态。第一书记哥穆尔卡、盖莱克、卡尼亚相继下野,从1980年起,9年换了7任政府总理,波共走投无路还表现在党内派系活动频繁,以 “论坛”、“俱乐部”等名义存在的党内150多个派别进行政治发难,被称作“横向结构运动”,说明党心涣散,党的主干各寻出路。党员纷纷退党,仅团结工会 会员就有约百万波共党员,都是退党者。波党的存在已岌岌可危。为什么米奇尼克看不到这些事实,硬说“指望在波兰颠覆这个党是不现实的”呢?
波共在形势险峻时露出狰狞面目:党中央第一书记、政府总理、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大将于1981年12月13日宣布成立救国军事委员会,对全国实行军事管 制。大规模逮捕团结工会领导人及持不同政见知识分子,其中1000多名运往苏联及捷克斯洛伐克。半个多月就抓捕了团结工会会员及支持者近5万人。伞兵冲进 团结工会总部,在冲突中有160名军人和165名工人受伤。在西里西亚,工人与军队的冲突造成66人死亡。被激怒的团结工会以暴力回答暴力。在卡托维兹 省,矿工炸毁一座矿井,扬言军警敢于进驻将炸毁另一矿井。该省铸造厂工人在厂周围设置路障,宣布军队强行进厂将以炸毁工厂作答。什切青工人占领民防武器 库,宣布军方如用武力对付工人将炸毁瓦林斯基造船厂。许多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散发传单,传单上说:“不要逆来顺受。如果我们今天俯首听命,就会埋葬我们今后 许多争取自由的希望”,“让我们帮助被捕的人、罢工的人以及遭受迫害的人吧!”
团结工会的地下抗争并不是孤单的,在国际上得到强烈反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立即召开15国代表特别会议,对波兰军管表示严重关注。西方国家政府迅速作出反 应:美国国务卿黑格表示严重不安,法国总理莫鲁瓦呼吁波当局恢复公民自由和工会自由,意大利总理从外地返回首都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比利时首相更斯对波局势 表示震惊和遗憾,奥地利总理克赖斯基说:“我毫不怀疑,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对世界和平最严重的威胁。”美国除了国务卿黑格声明外,国防部长温伯格 突出地表示了军方立场,最大的劳工组织“劳联—产联”强烈支持波兰工人正义和英勇的斗争,总统里根更是旗识鲜明地批评波当局对人权的严重侵犯。有记者问, 美国是否不允许苏联把它的意志强加给波兰,理根立即回答:“不允许。我们没有向苏联表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由此反观塔斯社奉命发表的克里姆林宫声明,认 为波军管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就显得十分软弱无力了。1983年瓦文萨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西方以这种方式赞扬波兰工人对和平事业的特殊贡献。最有 力、最直接的是对波兰军管的经济制裁。贸易额的缩减,战略物资的禁售,贷款的停止,索贷的紧迫,使波当局捉襟见肘,难以度日。从国际层面的力量对比看,西 方对波兰军管从政治、经济、舆论方面施加的压力较之苏联屯兵波兰边界、对波兰虎视眈眈的威胁力要大得多。苏军入侵波兰的打算,既未能得到中共支持,又受制 于美国的恫吓和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凝视,它怎敢轻举妄动?为什么米奇尼克看不到这些事实,一味夸大苏联政治结构的作用呢?
雅鲁泽尔斯基倒行逆施的军管在政治上和道义上的失败是惨重的。此时天主教摆脱中立,完全站在团结工会一边,使波党更加孤立,雅鲁泽尔斯基不得不匆匆结束军 管,一年零七个月的战火熄灭了。这位铁腕人物收回血洗的利剑,亮出的是“民族和解与体制改革”的招牌,企图在“和解”的诱惑下招降纳叛。和解加体改的主要 内容如下:(1)波党与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组成执政联盟。(2)设立众参两院。众院460席,由波党执政联盟占65%份额,即299席,剩余35%份额, 即161席,与参院的100席,由波党执政联盟各党派与纳入体制的参政者自由竞选获得。(3)将反对派划分为体制内与体制外两种,前者定义为“反对政府或 政府在某一问题上的决策,但是赞成社会主义”,后者定义为“以秘密或公开的方式进行非法活动,目的是为了掌握国家政权和改变制度”。前者可以参政,后者拒 绝参政。(4)对国家政权(包括参众两院)设定两条底线:“波兰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制度的‘原则的原则’”。瓦文萨一眼就看穿其 中的奥秘:把体制外的团结工会及异议人士吸收为参政者,“我们必须乖乖地为他们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如此,共产党政权可以继续。”瓦文萨决定在参与这项密 谋中施展团结工会的策略。于是,由波党、天主教、团结工会共同讨论波兰未来的圆桌会议得以举行,形成3项共识:(1)关于工会多元化的立场,再次为团结工 会合法化开辟了新路。(2)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削弱波党全能统治至少1/3权限。(3)关于社会和经济政策的立场,允许所有制多元化,为私有制的发展铺 平道路。圆桌会议的积极成果事实上已经冲破波党设置的底线。然后,进行议会选举。第一轮选举,团结工会在众院的161席中夺得160席,在参院的100席 中夺得92席,而执政联盟的重要竞选人却纷纷落选,包括总理拉科夫斯基,内务部长基什查克,国防部长西维茨基,中央书记巴卡、乔赛克、契莱克,统一农民党 主席马利诺夫斯基,民主党主席尤季维亚克等。第二轮选举,团结工会在众院又赢得1席,在参院又赢得7席,执政联盟则凑足了众院的299席,赢得参院1席。 选举结果证明团结工会大得人心,大获全胜。民情的检验,对团结工会是大鼓舞,对执政联盟是大懊丧。由此进入下一轮夺权争斗。雅鲁泽尔斯基勉强当选总统后, 本来授权内务部长基什查克组阁,遭到民情反对,基什查克建议由统一农民党主席马利诺夫斯基组阁,更不孚众望。在犹豫不决时,团结工会提出组织团结工会与统 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结盟的责任政府,立即获得这两个小党赞同。这一建议将波党的执政联盟拆散,使波党把持政权的愿望落空,波党立即慌了手脚。经过紧急的幕后 蹉商,达成协议:授权瓦文萨首席雇问马佐维耶茨基任政府总理,负责组阁。马佐维耶茨基总理立即按团结工会的政改原则:民主,法治,民族主权,公民自由,大 刀阔斧地干起来。(1)删除宪法中波党领导作用的条文。(2)军队国家化。改组国防委员会,接管波党手中军警统制权。(3)结社自由,政党自由。(4)法 院独立于政治和行政机构,彻底修改刑法、民法。(5)取消书报检查制度和国家对传媒的垄断。(6)改变所有制关系,改变经济结构和管理机构。(7)地方选 举,波党地方官员大批落马。可以说,旧有的波党专权的体制土崩瓦解。从1988年12月波党十届八中全会提出“民族和解”的诱惑口号开始,到圆桌会议举 行,到议会选举,到马佐维耶茨基执政,到雅鲁泽尔斯基的总统权力被边缘化,他被迫提前让位,前后不过1年时间,其势如催枯拉朽,这一迅速转变奠基于工人阶 级长期积极奋斗和异议人士长期不屈博弈所积累的实力基础之上。波党以骗人的“民族和解”开始,以黯然的自我消亡结束。1990年1月29日波党第十一次代 表大会作出停止活动的决议,这个1944年成立的共产党走完了历史行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为此发表专论称:“长期以来,政治学家们一直想知道,摆脱共 产党独家统治的政治演变会以何种形式出现,现在我们目睹了波兰的实例。”波兰工人阶级和异议人士将这个列宁斯大林式的共产党埋葬,开辟了民主与专制抗衡史 的新纪元,它导致柏林墙的倒塌,导致欧洲共产党重新调整夺权路径。波兰社会转型的意义是非凡的。
2010年,在波党死亡20年的今天,波兰学者米奇尼克先生到中国来,谆谆告诫的是:反对派或民主派要作“当权者的合作者”。这种“合作”是无条件的,他说:“专 制采取的策略是把社会分裂原子化,我们的策略应该是联合”。(米奇尼克:《从波兰转型看中国》)他的这些教导并未反映波兰社会转型的实际,并非波兰社会转 型的经验总结,作“当权者的合作者”是他自己的幻想。对这类冒牌假货,善良的中国人宜慎思之,切勿上当受骗。
(2010.7.27)
--
ZHANG weiguo
http://twitter.com/zhangweiguo
http://friendfeed.com/zhangweiguo
http://www.ncn.org
Tel: 818-921-7086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4,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5,备份查询:http://chinarights2.blogspot.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